时间: 2025-04-30 08:1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3:49
“万马争先,骅骝落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众多马匹争相前进,而其中一匹名为“骅骝”的马却落后了。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比喻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些人或事物虽然优秀,但却未能取得领先地位。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描绘激烈的竞争场面,如战场、赛场或商业竞争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某个领域内的竞争情况,或者用来比喻某人在竞争中未能取得预期的成绩。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商业或学术界,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具体描述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结果。
同义词:
反义词: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语境中,但其基本含义和比喻用法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马象征着速度和力量,因此这个词汇在描述竞争和奋斗的场景时非常贴切。社会背景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也在增加。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激励,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激烈的竞争状态。联想方面,人们可能会想到历史上的战争、现代的商业竞争或个人的奋斗历程。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自己在学*或工作中的竞争状态,或者用来鼓励他人在竞争中不放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万马奔腾声震天,
骅骝独步后尘间。
虽有千里追风志,
奈何群雄已领先。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马匹在草原上奔腾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象到马蹄声和嘶鸣声,营造出一种紧张和激烈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race to the top”或“the rat ra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竞争激烈的含义。
“万马争先,骅骝落后”这个词汇在描述竞争和奋斗的场景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还暗示了结果的不确定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生动地描述复杂的竞争环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万马争先,偏骅骝落后。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
3.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4.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先,前进也。 、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恐为操所先。
【组词】
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
5.
【骅】
骏马名。
【引证】
《玉篇》-骅,骅骝,骏马。 、 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6.
【骝】
黑鬣、黑尾巴的红马。泛指骏马
【组词】
骝驹、 骝驳、 骝马
7.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8.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1. 【骅骝】 后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