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3:33
考古学术语。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城堡、村落、住室、作坊、寺庙及各种防卫设施等基址。
1.
【遗】
(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遗,亡也。 、 《释言》-遗,离也。 、 《易·泰》-不遐遗。 、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君惟不遗德刑。 、 《列子·说符》。注:“弃也。”-得人遗契者。 、 汉·贾谊《过秦论》-亡矢遗镞。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行若遗。
【组词】
遗簪坠屡、 遗佚、 遗逸、 遗宝、 遗简
2.
【址】
(形声。从土,止声。字本从阜,止声。本义:地基,基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阯,基也。从阜,止声,或从土。 、 《汉书·郊祀志》。注:“阯者,山之基足。”-禅泰山下阯。 、 《汉书·太元大》-丰墙峭阯。 、 宋·苏轼《奖喻敕记》-自城中附城为长堤,壮其址。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废祠之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