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0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02:27
词汇“燕燕居息”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和探讨。
“燕燕”通常指的是燕子,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常用来象征春天和家庭的美好。而“居息”则意味着居住和休息。因此,“燕燕居息”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燕子居住和休息的地方。
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场景,或者象征家庭的温馨和安宁。
由于“燕燕居息”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
在**文化中,燕子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们常在人们家中筑巢,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因此,“燕燕居息”可能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积极的意义。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景象,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给人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觉。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和家庭的向往和珍惜。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家庭环境时,可以用来增添文学色彩和情感深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燕燕居息在檐,
家的温暖,如诗如画般绵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旋律,营造出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燕子也可能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但具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虽然“燕燕居息”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但它蕴含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是丰富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语言的美妙之处。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3.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
4.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