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4:08
燕然铭: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历史,特指东汉时期班固所作的《燕然山铭》。燕然山位于今蒙古国境内,班固在此地刻石记功,以纪念东汉军队在此击败匈奴的胜利。因此,“燕然铭”字面意思是指刻在燕然山上的铭文,基本含义是指纪念重大军事胜利的碑文或铭文。
在文学中,“燕然铭”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荣耀和历史的辉煌。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和文学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术语。
同义词:纪念碑文、胜利碑文 反义词:失败碑文、哀悼碑文
“燕然铭”一词源于东汉时期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着胜利和荣耀。在语言的演变中,它保持了其核心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在文化中,“燕然铭”代表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荣耀。它也是古代文学和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庄严和敬仰。它让我联想到古代英雄的壮丽事迹和他们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历史课程中学*过《燕然铭》,这让我对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燕然山上铭文刻,千年荣耀永不灭。”
想象一下,站在燕然山上,看着那些古老的铭文,耳边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这是一种深刻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纪念性碑文也存在,如古罗马的凯旋门和碑文,它们在形式和意义上与“燕然铭”有相似之处。
“燕然铭”不仅是一个历史词汇,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要尊重历史,珍惜文化遗产。通过对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铭】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祭统》-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 《礼记·檀弓》-铭,明旌也。 、 《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铭书于王之大常。 、 《字林》-名,题勒也。 、 《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其铭有之。 、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铭功会稽岭。
【组词】
铭功、 铭戒、 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