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4:3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4:31:02
“燕燕”一词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燕子,是一种常见的候鸟,属于雀形目燕科。燕子以其敏捷的飞行和在屋檐下筑巢的*性而闻名。
在文学中,“燕燕”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家庭的温馨,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诗经·邶风·燕燕》)。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燕燕”来形容某人动作轻盈或飞行迅速。在专业领域,如鸟类学,“燕燕”可能特指某种燕子的学名或俗名。
“燕燕”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诗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描述燕子这种鸟类。
在**文化中,燕子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们在人们家中筑巢被认为是好运的预兆。此外,燕子也常被用来比喻忠诚和家庭的和谐。
“燕燕”这个词给人一种温馨和生机勃勃的感觉,联想到春天的到来和家庭的温暖。它也让人想到自由飞翔的燕子,带来一种自由和活力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燕燕”来形容一个动作敏捷的朋友,或者在描述春天时提到燕子的归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燕燕于飞,掠过绿意盎然的田野,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看到“燕燕”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燕子在空中飞翔的画面,听到它们清脆的鸣叫声。
在英语中,燕子通常被称为“swallow”,在文化上也有类似的积极象征意义,如速度和敏捷。
“燕燕”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鸟类,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联想。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情感。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