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8:40
词汇“丰墙峭址”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词汇,它似乎是由几个汉字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含义。因此,我将根据这些汉字的基本含义和可能的组合来尝试分析这个词汇。
结合这些字面意思,“丰墙峭址”可能指的是一个建筑物的墙体丰富而坚固,基址险峻或位置重要。
由于“丰墙峭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坚固且位置险要的城堡或要塞。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普遍的认知。
由于“丰墙峭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丰墙峭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无从谈起。
在建筑学或军事学中,坚固的墙体和险峻的基址可能被视为防御的重要因素。在文化上,这样的描述可能与历史上的城堡或要塞有关。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以坚固、安全、历史悠久的感觉,也可能联想到战争和防御。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描述一个特别坚固或位置险要的建筑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丰墙峭址”用于描述一个虚构的城堡或要塞,赋予它一种神秘或历史的感觉。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坚固的石墙和险峻的山坡。听觉上,可能会想象到风声或战争的号角。
由于“丰墙峭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无从比较。
“丰墙峭址”作为一个组合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可以用来形容坚固且位置险要的建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述事物,尽管它们的使用可能有限。
1.
【丰】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中国古代礼器,形状像豆,用以承酒觯。
【引证】
《说文》-豐,豆之豐满者也。 、 《仪礼·公食大夫礼》-饮酒实于觯,加于丰。
2.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3.
【峭】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 、 《广雅》-峭,高也。字亦作峭。 、 《淮南子·脩务》-上峭山。 、 《韩非子·内储说上》-涧深,峭如墙。 、 宋·沈括《梦溪笔谈》-峭拔险怪。 、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峭拔秀丽。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峭壁拔起。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组词】
峭拔、 峭岸、 峭谷、 峭坂、 峭卓、 峭岫、 峭削、 峭峙、 峭峭
4.
【址】
(形声。从土,止声。字本从阜,止声。本义:地基,基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阯,基也。从阜,止声,或从土。 、 《汉书·郊祀志》。注:“阯者,山之基足。”-禅泰山下阯。 、 《汉书·太元大》-丰墙峭阯。 、 宋·苏轼《奖喻敕记》-自城中附城为长堤,壮其址。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废祠之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