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4:54
“不举”这个词汇在中文里主要有两个含义:
“不举”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无法举起物体,后来扩展到医学领域,特指男性性功能障碍。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了更广泛的“无法实施”或“失败”的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性话题往往较为保守,因此“不举”作为一个涉及性的词汇,在公共讨论中较少出现。然而,随着性教育的普及和性话题的开放,这个词汇在专业和日常语境中的使用逐渐增多。
“不举”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无论是形容生理问题还是计划失败,都可能引起听者的同情、遗憾或嘲笑。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健康问题或计划失败的情况,尤其是在需要表达无奈或幽默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梦想,如同夜风中的烛火,轻轻一吹,便不举了。”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无力的人或一个失败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失望的叹息或无奈的笑声。
在英语中,“不举”对应的医学术语是“erectile dysfunction”,而在日常用语中,可能对应“fail”或“not work”。
“不举”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从医学术语到日常用语,其含义和情感色彩都有所不同。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对于准确表达和理解他人意图非常重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