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6:28
招摇撞骗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炫耀和张扬来欺骗他人。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故意夸大自己的能力、成就或地位,以达到欺骗或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招摇撞骗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招摇”和“撞骗”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招摇”指的是炫耀和张扬,“撞骗”则是指欺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
在**传统文化中,诚实和正直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招摇撞骗这种行为在社会中是被广泛谴责的。在现代社会,随着商业和网络的发展,这种行为也变得更加普遍和隐蔽。
招摇撞骗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虚伪、不诚实和欺骗。在使用这个词汇时,往往会带有批评和谴责的语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通过夸大自己的成就来获取他人的信任和利益。这种行为让我感到失望和愤怒,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真诚和正直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将“招摇撞骗”融入到对虚伪行为的讽刺中:
在这虚伪的舞台上,
招摇撞骗者翩翩起舞,
他们的谎言如繁星闪烁,
却终究掩盖不了真相的光芒。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穿着华丽但内心空虚的人,在人群中炫耀自己的“成就”。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那些夸大其词的演讲或宣传,充满了虚假和夸张的言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luff and deceive”或“swagger and swindl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都指的是通过炫耀和欺骗来获取利益。
招摇撞骗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诚实和正直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在语言表达中准确使用词汇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臣应用员役,傥有招摇撞骗及受贿传递等弊,提调官不行访拿究治者,亦交部议处。
只是奴才们在外头~,闹出事来,我就耽不起。
1.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2.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摇,动也。 、 《尔雅》-摇,作也。 、 《管子·心术》-摇者不定。 、 《庄子·则阳》-复命摇作。 、 《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 、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蒙络摇缀。 、 柳宗元《断刑论》-痒不得搔,痹不得摇。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摇头而歌。 、 清·姚鼐《登泰山记》-动摇承之。
【组词】
摇旗打鼓、 摇铃打鼓、 摇颭、 摇风、 摇摆气势、 摇席破座、 摇唇鼓舌
3.
【撞】
(形声。从手,童声。本义:撞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揰,作摐。-撞,丮捣也。 、 《礼记·学记》。犹击也。-善待问者如撞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摐金鼓。 、 张衡《东京赋》-撞洪钟。 、 《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4.
【骗】
(形声。从马,扁声。本义:跃而上马)。
跃上马背而骑乘;骑。同“騗”。
【引证】
《纂文》-骗,谓跃上马也。
【组词】
骗马、 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