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4:22
“招摇过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故意炫耀自己的行为或物品,使其在公众场合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过于张扬,试图通过炫耀来吸引他人的注意,通常带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招摇过市”常用来形容那些虚荣心强、喜欢炫耀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过于张扬或不谦虚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市场营销,有时也会使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某些过于显眼的广告或促销活动。
“招摇过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具体词源不详,但其含义一直与炫耀和引人注目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招摇过市”通常被视为不恰当的行为。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这种行为有时被视为个人自由的体现,但其贬义色彩仍然存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虚荣和不真诚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过于注重外表和物质炫耀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喜欢招摇过市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它们打破了社交场合的平衡和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笑声如银铃,招摇过市,却不知内心的空洞。”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穿着过于华丽或夸张的服装在人群中行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过于响亮或刺耳的声音,试图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wing off”或“flashing”,虽然这些词汇的贬义色彩不如“招摇过市”强烈,但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意思。
“招摇过市”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谦虚和内敛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尽管个人主义的影响使得这种行为有时被接受,但其负面评价仍然普遍存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
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公元前494年,孔子带着弟子子路、颜回周游到卫国,卫灵公想与他结为兄弟,而作风轻浮而执掌大权的卫灵公妻子南子故意挑逗孔子。卫灵公与南子带孔子出游,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丝毫不提在卫国施行仁政之事,孔子只好带学生离开卫国
这几个人,穿着奇装异服,~,得意洋洋。
1.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2.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摇,动也。 、 《尔雅》-摇,作也。 、 《管子·心术》-摇者不定。 、 《庄子·则阳》-复命摇作。 、 《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 、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蒙络摇缀。 、 柳宗元《断刑论》-痒不得搔,痹不得摇。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摇头而歌。 、 清·姚鼐《登泰山记》-动摇承之。
【组词】
摇旗打鼓、 摇铃打鼓、 摇颭、 摇风、 摇摆气势、 摇席破座、 摇唇鼓舌
3.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
4.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