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39:32
放射形: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几何形状,其特点是从一个中心点向外辐射出线条或分支,形成一种类似于光芒四射的图案。在数学和设计领域,放射形常用于描述那些具有对称性和辐射状结构的图形。
“放射形”一词源于拉丁语“radiatus”,意为“辐射的”,在英语中演变为“radial”,在中文中则形成了“放射形”这一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在不同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某些文化中,放射形图案被认为具有吉祥和繁荣的象征意义,如中国的“万字纹”。在现代设计中,放射形常被用于创造动感和现代感。
放射形往往给人以活力、扩散和动态的联想,可能激发人们对无限可能性的想象。
在日常生活中,放射形图案常用于装饰和设计,如手表的表盘、某些标志的设计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思想的火花,放射形绽放,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结合图片,放射形可能让人联想到太阳的光芒或爆炸的瞬间;在音乐中,可能让人联想到节奏的扩散和增强。
在不同文化中,放射形图案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在西方文化中,星形常与指引和方向相关。
放射形作为一个描述几何形状的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丰富的应用和象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在语言表达和创作中更加准确和生动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3.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