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7:10
放射: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从一个中心向四周发散或传播。在物理学中,它特指某些物质或能量形式(如放射性物质发出的α粒子、β粒子或γ射线)从原子核自发地向外发射的过程。
“放射”一词源自拉丁语“radiatus”,意为“辐射的”,由“radius”(意为“光线”或“辐条”)演变而来。在科学领域,这个词的使用随着对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现象的研究而逐渐普及。
在现代社会,“放射”一词常常与核能、辐射安全等话题相关联,这些话题在文化和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核事故或核武器的讨论中。
“放射”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对未知、危险或力量的联想,尤其是在提及放射性物质时,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惧或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放射”这个词,但在讨论健康、科技或环境问题时,它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术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放射着不灭的光辉,照亮了旅人的归途。”
在英语中,“放射”对应的词汇是“radiation”,在日语中是“放射線”(ほうしゃせん),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都有特定的使用背景和含义。
“放射”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从文学的情感扩散到科学的辐射现象,它都是一个描述发散和传播的重要词汇。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