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14:24
α射线是指由α粒子组成的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包含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α射线通常是由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具有较高的电离能力和较低的穿透能力。
α射线一词源自希腊字母α(alpha),因为α粒子是最早被发现的放射性粒子之一。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放射性研究的深入,α射线成为描述这一现象的标准术语。
在20世纪初,α射线的发现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核物理和放射性研究领域。它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还对医学、能源和军事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α射线通常与危险、辐射和核能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负面情感反应。它象征着潜在的破坏力和不可控的力量。
在核电站工作期间,我亲眼见证了α射线的监测和控制过程,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放射性物质的潜在危险和严格的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α射线可以被比喻为时间的流逝,无声无息地侵蚀着一切:
“α射线,无声的侵蚀者, 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前行, 留下斑驳的痕迹, 见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α射线可以通过视觉艺术作品表现其抽象的破坏力,如使用裂纹和阴影来象征其不可见的影响。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低沉的轰鸣声,象征着核能的强大和潜在的危险。
在不同语言中,α射线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和科学意义是普遍一致的。例如,在法语中称为“rayons alpha”,在德语中称为“Alpha-Strahlen”。
α射线作为一个科学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科学知识的进步,也提醒我们关注与放射性相关的安全和伦理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α射线的含义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1.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2.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
1. 【射线】 毛线;丝线;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