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1: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1:55:11
寿斑: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老年人皮肤上出现的色素沉着斑点,医学上称为“老年斑”或“肝斑”。这些斑点是由于皮肤老化、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以及遗传因素导致的色素细胞活跃度增加而形成的。
寿斑这个词源于汉语,其中“寿”字与长寿、老年相关,“斑”字则指斑点。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没有直接使用“寿斑”这个词,但类似的描述老年皮肤变化的词汇是存在的。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专门指代老年人的皮肤斑点。
在许多文化中,老年人的寿斑被视为智慧和经验的象征。然而,在追求年轻和美丽的社会风气下,寿斑也可能被视为不美观,导致一些人寻求去除或遮盖这些斑点的方法。
寿斑可能引起人们对衰老的感慨,对时间的流逝的思考,以及对生命历程的尊重。它也可能唤起对老年人智慧和经验的敬仰。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照顾年长的亲人时注意到他们脸上的寿斑,这些斑点不仅是他们年龄的标志,也是他们故事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可以将寿斑比喻为时间的痕迹,如:“岁月在他脸上刻下寿斑,每一块都是一首无声的诗。”
寿斑可能让人联想到夕阳的余晖,温暖而柔和,或者老唱片上的划痕,充满了怀旧的情感。
在不同文化中,对寿斑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寿斑被认为是自然和美丽的,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美容手段来减少或消除这些斑点。
寿斑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医学现象,也承载了文化、情感和时间的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
1.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寿,久也。 、 《韩非子·显学》-寿命也。 、 《世说新语·贤媛》-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 《老子》-死而不忘者寿。 、 《书·召诰》-则无遗寿耈。 、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 《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组词】
寿翁、 寿人、 寿岂、 寿域、 寿发、 寿夭有定
年寿,寿限。
【引证】
《文选诗》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 《楚辞·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 《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以终其寿。 、 关汉卿《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2.
【斑】
(形声。本作“班”,从文,辡(biàn)声。本义:杂色的花纹或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今作斑也。”-辬,驳文也。 、 《晋书·王献之传》-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宋之问《晚泊湘江》-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组词】
汗斑;斑马;斑污、 雀斑;豹子的斑;油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