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4:59
寿数: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人的寿命长度,即一个人能够活到的年龄。在汉语中,“寿”通常指长寿,而“数”则指数量或期限。因此,“寿数”合起来就是指一个人的预期寿命或实际寿命。
“寿数”这个词源于汉语,其中“寿”字古已有之,意指长寿,而“数”字则表示数量。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寿”字来描述人的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寿数”逐渐成为一个固定搭配,用来指代人的生命长度。
在**文化中,长寿被视为一种福气,因此“寿数”常常与祝福和吉祥联系在一起。在传统节日或庆典中,人们常常祝愿他人“寿比南山”,即希望对方能够长寿如山。
“寿数”这个词可能引发人们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以及对长寿和健康的向往。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家族的长寿传统或对未来寿命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讨论健康、医疗或家族历史时提到“寿数”。例如,谈论家族中是否有长寿的成员,或者讨论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延长自己的寿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寿数”来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人生如梦,寿数几何? 朝露夕霞,转瞬即逝。
在英语中,“寿数”可以对应为“lifespan”或“life expectancy”。不同文化对寿命的看法和重视程度各不相同,但普遍都认为长寿是一种福气。
“寿数”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生命长度的词汇,也是人们对健康和长寿愿望的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寿数”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汉语的文化特色。
1.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寿,久也。 、 《韩非子·显学》-寿命也。 、 《世说新语·贤媛》-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 《老子》-死而不忘者寿。 、 《书·召诰》-则无遗寿耈。 、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 《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组词】
寿翁、 寿人、 寿岂、 寿域、 寿发、 寿夭有定
年寿,寿限。
【引证】
《文选诗》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 《楚辞·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 《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以终其寿。 、 关汉卿《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2.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