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2:11
泣诉:泣诉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泣”和“诉”两个字组成。泣指哭泣,诉指诉说、倾诉。泣诉的字面意思是边哭泣边诉说,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悲伤、痛苦或极度情绪激动时,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泣诉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情感的表达力。例如,在小说或戏剧中,角色可能在失去亲人、遭受背叛或经历重大挫折时泣诉。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泣诉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在面对困难或不公时的反应,如“她泣诉着自己的不幸遭遇”。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社会学领域,泣诉可能被视为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有助于个体释放压力和情绪。
同义词:
反义词:
泣诉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泣”和“诉”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泣诉的用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如《诗经》中的“泣涕如雨”和《楚辞》中的“泣诉无门”。随着时间的推移,泣诉的用法逐渐固定,成为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方式。
在**文化中,泣诉常被视为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方式,尤其是在面对不公或重大损失时。社会对泣诉的态度通常是同情和理解,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反应。
泣诉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悲伤和无助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泪水、痛苦和寻求安慰的场景。在个人表达中,泣诉可能激发人们对同情和关怀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泣诉可能发生在面对亲人去世、失恋或职场挫折时。例如,某人在失去亲人后,可能会在朋友或家人面前泣诉,寻求情感支持。
在诗歌中,泣诉可以被用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月光下,她泣诉着
对逝去岁月的无尽思念,
泪水如珍珠般滑落,
诉说着心中的痛楚。
泣诉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泪水、悲伤的面孔和拥抱的场景。听觉联想可能是哭泣声、哀伤的音乐和温柔的安慰话语。
在英语中,泣诉可以对应为“weep and complain”或“sob and tell”。不同文化对泣诉的接受度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泣诉作为一个词汇,不仅表达了情感的强烈和直接,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痛苦时的共同体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泣诉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通过深入学泣诉,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情感表达的细微差别,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1.
【泣】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持其踵为之泣。 、 唐·杜甫《石壕吏》诗-如闻泣幽咽。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太监泣别。
【组词】
泣励、 泣詈、 泣血捶膺、 泣血、 泣别
2.
【诉】
(形声。本义:告状;控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诉,告也。 、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负孝公之周愬天子。 、 《战国策·齐策》-必东愬于齐。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组词】
起诉;上诉;公诉;诉呈、 诉权、 诉辩、 诉牒、 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