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6:14
“忧心如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忧愁的心情像喝醉了酒一样沉重和迷糊。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因为极度忧虑而感到精神恍惚,无法集中注意力。
在文学作品中,“忧心如酲”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面对重大困境或悲痛时的内心状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深层次的情感困扰时,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
“忧心如酲”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忧心如酲,谁知其病?”这里的“酲”指的是酒醉未醒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人的心理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忧愁和悲伤是常见的情感表达,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深层次情感困扰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压抑。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因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感到极度忧虑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朋友因为家庭问题而忧心如酲,那段时间他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忧心如酲夜未央,月下独酌愁更长。”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个孤独的人在昏暗的房间里沉思;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音乐,如巴赫的大提琴组曲,增添一种忧郁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ralyzed by worry”或“consumed by anxiety”,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类似的情感深度。
“忧心如酲”是一个有力的成语,能够深刻地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情感体验。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
三国·魏·曹植《应诏诗》:“仰瞻城阈,俯惟阙庭,长怀永慕,~。”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酲】
(形声。从酉(yǒu),呈声。“酉”,意思是酒。本义:酒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酲,病酒也。 、 《诗·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 、 《庄子·人间世》-嗅之则使人狂酲。 、 张衡《东京赋》-罔然若酲。
【组词】
酲困、 酲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