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2:07
词汇“凝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凝严”的分析:
“凝严”字面意思是指凝重而严肃。其中,“凝”意味着凝聚、凝重,而“严”则表示严肃、严格。结合起来,“凝严”形容一种气氛或态度既沉重又严肃。
由于“凝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出现,用以形容某种庄重、严肃的场合或气氛。在口语中几乎不使用,而在专业领域中,除非是特定行业(如法律、军事)的术语,否则也不常见。
“凝严”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凝”和“严”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可能出现,但现代使用较少。
在某些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如国家大典、重要会议等,可能会使用“凝严”来形容气氛。
“凝严”给人一种庄重、不可侵犯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权威、秩序和纪律。
由于“凝严”不常用,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凝严”用于形容某种特殊的气氛或场景,如历史小说中的重要会议或仪式。
视觉上,“凝严”可能让人联想到深色调、整齐划一的队列;听觉上,可能是寂静无声或低沉有力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短语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凝严”是一个形容特定气氛或态度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或描述特定场合时,它可以提供一种精确的表达方式。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