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4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41:40
凝伫(níng zhù)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凝”和“伫”。
结合起来,“凝伫”字面意思是指长时间地站立不动,集中注意力等待或观察某事物。
凝伫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人物因某种情感或思考而长时间站立不动的状态,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或内心的波动。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尤其是诗歌和散文。
“凝伫”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唐宋诗词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尤其是在表达深沉情感或哲思的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凝伫”常与文人墨客的情感表达相关联,如在山水画中,文人常被描绘在自然景观中凝伫,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凝伫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深沉和宁静的,它让人联想到等待、思考和内心的平静。在表达个人情感或哲思时,这个词能够增添一种诗意和深度。
在个人经历中,“凝伫”可能出现在某个重要时刻,如在等待重要消息或思考人生方向时,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长时间站立不动,陷入深思。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凝伫于岁月的河岸, 回望那逝去的波澜, 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 在时光的深处静静流淌。
凝伫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河边,目光深远,背景是流动的河水和一个宁静的黄昏。听觉上,可能伴随着轻柔的风声和远处的水流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still and gaze”或“linger”,但这些表达缺乏“凝伫”所特有的诗意和深沉感。
凝伫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深度的词汇,它在文学和艺术表达中占有独特的位置。通过对这个词的学*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哲思,丰富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伫】
(会意。从人,从宁(zhù)。宁,堆积物。人在堆积物旁。本义:久立)。
同本义。
【引证】
《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 班固《幽通赋》-伫盘桓而且俟。 、 唐·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组词】
伫见、 伫眙、 伫轴、 伫盼、 伫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