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0:42
冷凝管 是一个专业术语,主要用于化学、物理和工程领域。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用于冷却和凝结蒸汽或气体的管道。在实验室中,冷凝管通常与蒸馏装置结合使用,用于回收或分离挥发性物质。
冷凝管 这个词源于拉丁语“condensare”(意为压缩或凝结)和英语“tube”(管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冷凝管的设计和材料也在不断改进,以适应更高效和环保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冷凝管的应用不仅限于实验室,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发电厂、化工厂等。它的效率和可靠性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重要影响。
冷凝管可能让人联想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精确性,也可能让人想到工业生产的高效和秩序。
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上,我曾经使用过冷凝管进行蒸馏实验,那是一次既紧张又兴奋的经历,让我对科学实验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冷凝管比喻为时间的凝结器,捕捉流逝的瞬间:
冷凝管中,时间凝结成珠, 每一滴,都是过去的记忆。
想象一个实验室中,冷凝管中的水滴缓缓滴落,伴随着轻微的水声,这种场景可以带来一种宁静和专注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冷凝管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应用基本相同。例如,在德语中称为“Kühlerrohr”,在法语中称为“tube de condensation”。
冷凝管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其基本功能和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科学原理和技术发展。
1.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2.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3.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