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4:25
词汇“凛冽”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凛冽”字面意思是指寒冷得刺骨,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它由“凛”和“冽”两个字组成,“凛”表示寒冷,“冽”也表示寒冷,两个字合在一起,强调了寒冷的程度。
“凛冽”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寒冷天气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冬天常常被描绘为凛冽的季节,这与农业社会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性有关。凛冽的冬天象征着考验和坚韧,也常常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衬托人物的性格或情感。
“凛冽”这个词给人一种冷酷、严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冰冷的空气、刺骨的风,以及需要勇气和毅力去面对的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凛冽”来形容一个特别寒冷的冬日,或者用它来描述一个需要极大毅力去克服的困难情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凛冽”:
凛冽的冬风,吹过无人的街道,
冰冷的月光,照亮孤独的夜。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iting cold”或“freezing cold”,它们也用来形容非常寒冷的天气。
“凛冽”这个词在描述寒冷天气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寒冷的程度,还带有一种严峻和挑战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凛】
(形声。从仌(bīng)冰。禀(bǐng)声。本义:剌骨的寒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癛,寒也。从欠,廩声。字亦作凛。又作懔。 、 《素问·五运行大论》。注:“寒也。肾之性也。”-其性为凛。 、 《风俗通·究通》-寒则凛冻。 、 潘岳《悼亡诗》-凛凛寒风升。 、 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组词】
凛冽、 凛栗、 凛秋、 凛气、 凛寒
2.
【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絜。-絜,麻一絜也。 、 《通俗文》-束缚谓之絜。 、 《广雅》-絜,束也。 、 《韩非子·五蠹》-子孙累世絜驾。
用绳度量围长。
【引证】
《庄子》-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