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3:09
词汇“不住”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不住”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不”和“住”两个字组成,其中“不”表示否定,“住”表示停止或居住。在古代汉语中,“不住”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基本含义,并在使用中有所扩展。
在*的传统文化中,“不住”可能与持久和恒定有关,如在描述某种传统或俗时,可能会用到“不住”来强调其持续性。
“不住”给人一种持续不断的感觉,可能会引起一种紧迫或不安的情绪,尤其是在描述负面或不愉快的状态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不住”来描述某种持续的行为,如“我不住地工作,直到任务完成”。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住地吹,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n-stop”或“continuous”,用来描述持续不断的行为或状态。
“不住”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能够有效地描述持续的行为或状态,无论是在文学、口语还是专业领域中都有其应用价值。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有重要意义。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住】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同本义(站住)。
【引证】
《后汉书·蓟子训传》-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 、 《后汉书》-春光已向梅梢住。 、 《南齐书·张融传》-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 、 萧悫《春日曲水》-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
【组词】
住歇、 住滞、 住后、 住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