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5:34
词汇“备藏”的深入学*和分析:
“备藏”字面意思是指准备和储存,通常用于描述为了将来使用而提前准备或储存物品的行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指代积累知识、经验或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备藏”一词由“备”和“藏”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备”有准备、防备之意,“藏”则指隐藏或储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备藏”,强调提前准备和储存的概念。
在**文化中,“备藏”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未雨绸缪。这种观念在农业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季节性的变化和自然灾害需要人们提前准备物资。
“备藏”给人一种安全感,因为它代表了为未知的风险做准备。这种行为让人感到踏实,因为它减少了面对突发**时的不确定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备藏了一些常用药品和急救用品,以应对家庭成员可能的突发健康问题。这种准备让我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更加从容不迫。
在诗歌中,“备藏”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积累和人生的沉淀:
岁月如梭,备藏了无数的记忆,
在心底深处,静静地等待着被唤醒。
想象一个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备藏的物品,这种场景给人一种稳重和安全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物品被整齐堆放时的声音,或是仓库门缓缓关闭的沉重声响。
在英语中,“备藏”可以对应为“stockpile”或“hoard”,但“stockpile”更偏向于***的储备,而“hoard”则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指过度或不必要的积累。
“备藏”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指物质上的准备和储存,也象征着对未来的规划和准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备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培养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藏】
收藏财物的府库。
【引证】
《周礼·天官·宰夫》。治藏,藏文书器物。-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 《礼记·中庸》-宝藏兴焉。 、 《列子·黄帝》-俄而范氏之藏大火。 、 《宋史·太宗七女传》-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
【组词】
藏吏、 库藏、 藏户、 藏府
内脏 同: 脏
【引证】
汉·枚乘《七发》-酒练五藏。 、 《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 、 《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 、 《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