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2:03
备耕:字面意思是指在农作物种植前,为耕地做好准备的一系列农业活动。这包括翻耕土地、施肥、平整地面、除草等,以确保土地适合种植作物。
备耕一词主要在农业领域使用,但在文学作品中也可能出现,用以比喻性地描述为某项重大任务或项目做准备的过程。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农业社区或相关专业人士之间。
同义词:耕作准备、土地准备、耕地整备 反义词:荒废、闲置
备耕一词源于汉语,由“备”和“耕”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农业社会,备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备耕的方式和工具也在不断演变。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被视为国家的根本,备耕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环节,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计,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备耕一词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田野、勤劳的农民和丰收的希望。它传递出一种勤劳、准备和期待的情绪。
在我的家乡,每年春天,我都能看到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田间地头备耕,那种对土地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备耕”:
春风拂过田野, 农民备耕忙。 种子埋入土, 希望心中藏。
备耕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农民在田间劳作的画面,听觉联想可能是犁地时土壤翻动的声音,或者是农民们互相呼喊的劳动号子。
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具体的农业活动名称可能不同,但备耕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and preparation”或“soil tillage”。
备耕是一个具有深厚农业文化背景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农业生产的一个阶段,也象征着勤劳和希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社会的深层含义。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耕】
(形声。从耒(lěi),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同本义。翻松田土。
【引证】
《正字通》-耕,治田也。 、 《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 《山海经·海内经》-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 《齐民要术·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 、 《孟子·梁惠王上》-深耕易耨。 、 《乐府诗集·陌上桑》-耕者忘其犁。 、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组词】
耕食、 耕桑、 耕垡、 耕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