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3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7:40
“十八滩”字面意思是指十八个险滩或急流。在地理和航海领域,它通常指的是河流中连续的十八个险滩或急流段,这些地方水流湍急,航行困难。
在文学中,“十八滩”常被用来形容艰难险阻的旅程,象征着挑战和困难。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或挑战。在专业领域,如水利工程或航海学,它指的是具体的地理特征。
“十八滩”一词可能源自古代航海或地理描述,具体词源不详,但其含义在历史中保持相对稳定,主要用于描述河流中的险滩。
在**文化中,“十八滩”常与勇敢和坚韧的精神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态度。
“十八滩”给人以挑战和冒险的联想,激发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没有直接遇到“十八滩”的情况,但可以用它来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时期,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人生如河,十八滩在前,勇者无惧,逆流而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河流中连续的险滩,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激昂的乐曲,增强“十八滩”带来的挑战感。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九曲黄河”等,都是用来形容河流中的险滩或困难。
“十八滩”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地理特征,更象征了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3.
【滩】
(形声。从水,难声。本义:河道中水浅流急多沙石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唐崔道融溪夜诗》-却放轻舟下急滩。 、 《广韵·平声寒韵》-滩,水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