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9:08
“乐而不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不会感到厌倦。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持续的、不间断的愉悦感,即使在长时间的享受中也不会感到疲惫或厌烦。
“乐而不厌”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其字面意思和现代使用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中。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事物持久的热爱。它反映了人对于持续学*和工作的推崇,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愉悦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对生活充满热情,不断追求和享受美好事物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对工作或爱好乐而不厌的人。例如,我的一个朋友对摄影有着极大的热情,每次外出都会带着相机,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而且从不感到厌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对书页的翻动乐而不厌,每一行字都是心灵的滋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阳光下阅读,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快的旋律,代表着持续的愉悦和活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ever get tired of”或“always enjoy”,如“He never gets tired of playing the piano”。
“乐而不厌”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事物持久热爱的情感。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情感和态度。
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厌】
(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饱,满足 同: 餍
【引证】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厌。 、 宋·苏洵《六国论》-秦之欲无厌。 、 宋·苏轼《教战守》-求之者无厌。
【组词】
厌极、 厌饫、 厌塞、 厌伪、 厌恋、 厌副、 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