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3:12
“不厌”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不感到厌烦或不满足。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对某件事物或活动的持续兴趣和耐心,即使在长时间或重复的情况下也不感到厌倦。
“不厌”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其基本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随着语言的发展,它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未变。
在*文化中,“不厌”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勤学”和“不懈”相联系,强调持续努力和不断学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
“不厌”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励的。它让我联想到坚持和毅力,这些品质在面对挑战时非常重要。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对某些复杂的概念进行反复学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不厌”这个词提醒我要保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厌”: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不厌其烦地探索,
每一页书,每一行字,都是新的发现。
视觉上,“不厌”让我联想到一个专注学的人,周围堆满了书籍和笔记。听觉上,它可能与安静的图书馆或深夜的学室中的翻书声相联系。
在英语中,“不厌”可以对应于“never tire of”或“never get bored of”。这些表达在英语文化中也强调了对某事的持续兴趣和耐心。
“不厌”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理解持续努力的重要性,也鼓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耐心和毅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词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和文化价值。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厌】
(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饱,满足 同: 餍
【引证】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厌。 、 宋·苏洵《六国论》-秦之欲无厌。 、 宋·苏轼《教战守》-求之者无厌。
【组词】
厌极、 厌饫、 厌塞、 厌伪、 厌恋、 厌副、 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