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9:43
“乐而不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不至于荒废正事或失去节制。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娱乐和享受生活的同时,要保持适度,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工作效率。
“乐而不荒”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即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保持适度,不偏不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要保持理性和节制。
在**文化中,“乐而不荒”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强调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要保持节制和自律,不至于过度放纵。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中,提醒人们要保持平衡。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理性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种成熟、自律的生活态度。它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要保持清醒和节制,不至于迷失自我。
在个人生活中,我常常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在娱乐和工作之间找到平衡。例如,在周末放松时,我会确保不会影响到下周的工作计划,保持乐而不荒的原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鸟语花香,
乐而不荒,心自安详。
书卷在手,笔墨飞扬,
生活之美,尽在平衡中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花园中悠闲地读书,周围是美丽的花朵和鸟儿的歌唱,但他的书桌上依然摆放着未完成的工作文件,象征着乐而不荒的生活态度。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work-life balance”来表达,强调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这与“乐而不荒”有相似之处,都强调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要保持节制和自律。
“乐而不荒”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平衡,还教会我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要保持理性和节制。这个成语的深刻内涵和广泛应用,使其成为我语言工具箱中的宝贵财富。
节之以礼。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融传》:“夫~,忧而不困,先王所以平和府藏,颐养精神,致之无疆。”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荒】 ——“饥荒”(jīhuang):指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