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1:1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1:10:09
“巧夺天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技艺的巧妙胜过了天然。基本含义是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在文学作品中,“巧夺天工”常用来形容艺术品或建筑的精美,如古代的园林、雕塑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某人的手艺或创意非常出色。在专业领域,如艺术、建筑、工艺等,这个词汇被用来评价专业技能的高超。
同义词:鬼斧神工、匠心独运、巧手天成 反义词:粗制滥造、拙劣不堪
同义词“鬼斧神工”强调的是技艺的神奇和不可思议,而“巧夺天工”更侧重于技艺的精巧和胜过天然。反义词则表达了技艺的粗糙和不精致。
“巧夺天工”出自晋代袁宏的《后汉纪》:“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故巧夺天工,非由人力。”原意是指技艺高超到可以与天工相媲美,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在**传统文化中,“巧夺天工”常与工匠精神、艺术追求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技艺和创造力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鼓励创新和追求卓越。
这个词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技艺的赞叹,让人联想到精美的艺术品和匠心独运的工匠。它激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精湛技艺的敬佩。
在参观故宫时,我被那些精美的雕刻和建筑设计深深吸引,不禁感叹这些作品真是巧夺天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巧夺天工的手,绘出人间最美的画卷,每一笔都是对自然的致敬。”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工匠正在精心雕刻一件艺术品,每一刀都精准而富有韵律,仿佛是在与自然对话。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和谐与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sterpiece”或“work of art”,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不是技艺的精巧胜过天然。
“巧夺天工”这个词汇不仅体现了对技艺的赞美,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超越。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形容词,能够准确传达出对精湛技艺的敬佩和赞美。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天堑也能飞渡,人力~。
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打败了袁绍,曹丕攻陷邺城进入袁府,占有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甄姑娘,并娶她为妻,曹丕称帝后,甄姑娘自然成为皇后,她每天都按照宫里的蛇盘的形状盘头发,虽然年纪超过40岁,曹丕夸她是巧夺天工
1.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