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2:57
巧匠:指技艺高超、精通某种工艺或手艺的人。字面意思是由“巧”和“匠”两个字组成,“巧”表示巧妙、精巧,“匠”指工匠、手艺人。
“巧匠”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巧”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巧妙、精巧;“匠”字则指工匠、手艺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巧匠”逐渐成为对技艺高超者的尊称。
在**传统文化中,巧匠常被赋予高尚的品质和地位,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故事,展现了巧匠的高超技艺和对技艺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巧匠依然受到尊重,尤其是在手工艺和传统技艺领域。
“巧匠”一词给人以精湛技艺、匠心独运的联想,常伴随着对工艺美和创造力的赞赏。它激发人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美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巧匠,他是一位银饰制作师傅,他的作品精致而独特,每一件都蕴含着他的心血和创意。
诗歌: 巧匠手中线,穿梭时光间, 银光闪烁处,匠心独运显。
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巧匠,他制作的木雕栩栩如生,每一件作品都仿佛有生命一般,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观赏。
视觉:想象一位巧匠在工作室中专注地雕刻木头,木屑飞扬,作品逐渐成型。 听觉:听到锤子敲打金属的声音,或是木头被雕刻时的沙沙声,这些声音都让人联想到巧匠的工作场景。
在英语中,“巧匠”可以对应为“craftsman”或“artisan”,这些词汇同样强调技艺和工艺的美。在不同文化中,对巧匠的尊重和赞赏是普遍存在的。
“巧匠”一词不仅是对技艺高超者的尊称,也代表着对工艺美和创造力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巧匠”这一词汇,有助于提升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美的追求。
1.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
2.
【匠】
(会意。从匚(fāng),盛放工具的筐器,从斤(斧)。工具筐里放着斧头等工具,表示从事木工。本义:木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匠,木工也。 、 《考工记》-攻木之工七:轮、舆、弓、庸、匠、车、梓。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洫。 、 《周礼·乡师》。注:“主丰碑之事。”-执斧以涖匠师。 、 《仪礼·既夕记》。注:“匠人主载柩窆。”-遂匠纳车于阶间。
【组词】
匠氏、 匠者、 匠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