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7:47
“捐床帐”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捐赠床和帐篷,通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住宿设施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这通常与慈善活动、紧急救援或灾后重建相关。
“捐床帐”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相对传统,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慈善行为的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在现代慈善和救援活动中。
在**文化中,互助和慈善一直被视为美德。因此,“捐床帐”这个词汇在社会背景中承载着积极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温暖和关怀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社区的团结、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弱势群体的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次捐床帐的活动,那是在一次自然灾害后,我们社区自发组织起来,为受灾的家庭提供临时住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捐床帐,温暖如春, 社区心,连成一片。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帐篷下,希望不灭。”
想象一下,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一群志愿者忙碌地搭建帐篷,为无家可归者提供温暖的床铺。这个场景可以通过温暖的灯光和志愿者忙碌的声音来呈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nate beds and tents”,虽然在不同语言中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的慈善和人道主义精神是相通的。
“捐床帐”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行动,还承载了深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问题,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帮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传递正能量。
1.
【捐】
(形声。从手,肙(yuān)声。本义:舍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粪除秽污谓之捐。故寺人谓之中涓。以涓为之。-捐,弃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八年》。注:“弃也。”-捐殡。 、 《汉书·食货志》。注:“骨不埋者。”孟康曰:“捐,谓民有饥相弃捐者,或谓贫乞者谓捐。”-而国无捐瘠者。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组词】
捐世、 捐馆、 捐身、 捐却、 捐灰
2.
【床】
(形声。从木,爿(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 、 《易·剥牀》王注?-在下而安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组词】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 床地平、 床背阁、 床上安床
3.
【帐】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同本义 。一种张挂或支架起来作为遮蔽用的器物。通常用布帛毡革制成。
【引证】
《说文》-帐,帱也。 、 《尔雅》-帱谓之帐。 、 《何承天纂要》-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 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组词】
帷帐、 帐具、 帐门、 帐下、 帐内、 帐天、 帐落、 帐殿、 帐幄、 帐饮、 帐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