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0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09:34
词汇“捐局”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捐局”字面意思是指负责管理捐税的官方机构。在古代,捐税是指政府向民众征收的一种税款,捐局则是负责征收和管理这些税款的官方机构。
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资料中,“捐局”可能出现在描述税收制度、政府机构或财政管理的语境中。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研究历史、财政学或法律等领域时可能会遇到。
“捐局”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这个词汇。在现代,类似的职能由税务局、财政局等机构承担。
在古代**,捐局是政府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税收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研究捐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财政管理和社会结构。
对于现代人来说,“捐局”可能带有一种历史感和陌生感,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税收制度和政府机构,可能引发对历史的好奇和对古代社会的好奇。
由于“捐局”是一个较为古老和专业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学*历史或参与相关学术研究时,可能会遇到并需要理解这个词汇。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捐局”这个词汇来营造古代氛围,例如:“捐局的官员们忙碌地记录着每一笔捐税的征收情况,他们的笔下是整个王朝的财政命脉。”
由于“捐局”是一个历史词汇,可以联想到古代的文书、账簿、官员的服饰等视觉元素,以及古代官员讨论财政问题的场景。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负责税收管理的官方机构,但其名称和具体职能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国历史上,类似的机构可能被称为“Exchequer”。
“捐局”是一个具有历史特色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税收制度和政府机构。虽然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学和研究历史时,了解这个词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捐局”的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
1.
【捐】
(形声。从手,肙(yuān)声。本义:舍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粪除秽污谓之捐。故寺人谓之中涓。以涓为之。-捐,弃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八年》。注:“弃也。”-捐殡。 、 《汉书·食货志》。注:“骨不埋者。”孟康曰:“捐,谓民有饥相弃捐者,或谓贫乞者谓捐。”-而国无捐瘠者。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组词】
捐世、 捐馆、 捐身、 捐却、 捐灰
2.
【局】
(会意。从口,从尺。“尺”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本义:局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局,促也。 、 《诗·小雅·正月》-不敢不局。 、 潘民《乘舆箴》-意局而辞野。
【组词】
局守、 局定、 局囿、 局滞、 局蹐、 局脊、 局数、 局趣、 局局蹐蹐、 局促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