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0:40
杜门谢客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关闭门户,谢绝客人”。基本含义是指因为某种原因,如生病、心情不佳、需要专心工作或学*等,而选择不接待访客,保持独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杜门谢客 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选择隐居或独处,如古代文人因政治失意而选择隐居山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因为私人原因而暂时不接待访客。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需要独处和自我反思而选择不与外界交流。
杜门谢客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杜门指的是关闭门户,谢客则是谢绝访客。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杜门谢客** 常常与文人墨客的隐居生活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形容个人因为需要独处或专注于某项工作而选择不接待访客。
杜门谢客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宁静、专注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种孤独和避世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精神上的宁静和自我提升。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因为需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而选择杜门谢客,那段时间我几乎不接待任何访客,专心致志地工作,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杜门谢客日,心静如止水。
窗外花自开,不问世间事。
杜门谢客 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独自坐在安静的房间里,窗外是盛开的花朵,室内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耳边是轻柔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杜门谢客 可以对应为 "shut oneself away" 或 "seclude oneself",这些表达也传达了类似的意思,即一个人选择独处,不与外界交流。
杜门谢客 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隐居生活,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独处和专注的场景。它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联想,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独处的状态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以世乱,弃官居洛阳,杜门绝人事者五六年。
王瑞虹~,不与外事。
1.
【杜】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杜,甘棠也。 、 《齐民要术》-杜树大者插五枝。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谢】
(形声。从言,射声。本义:向人认错道歉)。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自谢曰。 、 《战国策·魏策》-长跪而谢。 、 《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清·周容《芋老人传》-惊谢曰。
【组词】
谢咎、 谢错、 谢室
4.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