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7:26
人造湖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建造的湖泊,通常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如供水、灌溉、发电、娱乐或防洪等。它们可以通过筑坝拦截河流、挖掘土地或利用天然洼地等方式形成。
人造湖这个词由“人造”和“湖”两个词组成。“人造”源自汉语,意为人工制造或创造,而“湖”则是指大面积的水体。在历史上,人造湖的概念随着人类对水资源管理的需求而发展起来。
在许多文化中,人造湖被视为现代工程技术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在一些地区,人造湖的建设可能引发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讨论。
人造湖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美丽和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然而,也可能引发对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担忧。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巨大的人造湖,它不仅提供了水源,还成为了市民休闲的好地方。每当我看到湖面上的倒影和周围的绿树,我都会感到一种宁静和满足。
在诗歌中,人造湖可以被描绘为“人间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胸膛,映照着天空的蓝,抚慰着行人的心。”
想象一下,站在人造湖边,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和白云。微风吹过,湖水泛起涟漪,伴随着鸟鸣和远处儿童的笑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在不同语言中,人造湖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人造湖可以被称为“man-made lake”或“artificial lake”。
人造湖是一个多面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人类的技术成就,也反映了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影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人造湖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讨论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话题。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造】
(形声。从辵(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造,就也。 、 《书·盘庚》-咸造勿亵在王庭。 、 《周礼·司门》-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 、 《仪礼·士丧礼》-造于西阶下。 、 《战国策·宋策》-而造大国之城下。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造饮辄尽。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明日造朝。 、 宋·沈括《梦溪笔谈》-造玉清宫。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造左公第。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组词】
造劫历世、 造历幻缘、 造适、 造胜、 造门
3.
【湖】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
湖泊,积水的大泊。
【引证】
《说文》-湖,大陂也。 、 《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 、 《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江海陂湖园池。 、 《国语·越语》-战于五湖。
【组词】
湖池、 湖胶、 湖埭、 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