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5:09
校射(jiào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军事领域,指的是在射击训练或实战中,对武器的瞄准和射击进行调整,以确保射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字面意思是通过校准来提高射击的精度。
校射一词源于军事术语,随着现代射击**的发展,其使用范围有所扩大。在古代,校射可能更多指的是弓箭手的训练,而现代则包括了各种火器。
在军事文化中,校射代表了精确、纪律和专业性。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与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相关联。
校射给人一种严谨和精确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冷静、专注和高效。
在军事训练或射击比赛中,校射是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射击的准确性和成绩。
在诗歌中,可以将校射比喻为生活中的调整和优化,如“生活如同一支未校射的枪,需要我们不断调整,才能命中目标。”
校射可能让人联想到靶场上的静谧和专注,以及子弹出膛的瞬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zeroing”(指调整武器使其射击点与瞄准点一致),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这一概念都是为了提高射击的准确性。
校射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军事和射击*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代表了精确和专业,是确保安全和效率的关键步骤。在学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类专业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特定领域的文化和实践。
1.
【校】
(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学堂,学校。
【引证】
《集韵》-校,教学之宫。 、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郑国谓学为校。”-郑人游于幺校。 、 《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 、 《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组词】
校序、 校室、 校学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