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3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9:10
校工:指在学校中从事维护、清洁、修理等工作的员工。他们负责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设施的正常运作。
校工一词源于中文,由“校”(学校)和“工”(工人)组成。随着教育体系的发展,校工的职责和形象也在不断演变,从简单的清洁工作扩展到包括技术维修、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在*,校工通常被视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虽然不直接涉及教学,但对学生的学体验和校园文化有着重要影响。社会对校工的尊重和认可也在逐渐提高。
校工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勤劳、默默奉献的形象,他们的工作常常在幕后,但却是校园正常运作的关键。这种形象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曾亲眼目睹校工在恶劣天气中坚持工作,确保校园的安全和整洁。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校工工作的重要性和不易。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校工”:
晨曦微露,校工的身影
在静谧的校园中穿梭,
扫去昨日的尘埃,
迎接新一天的希望。
想象一下清晨的校园,校工们忙碌的身影,扫帚的沙沙声,水龙头的滴水声,这些声音和画面构成了校工日常工作的生动场景。
在英语中,校工可以对应为“school janitor”或“maintenance worker”。不同文化中,校工的角色和待遇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职责相似,都是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和设施的正常运作。
通过对“校工”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认识到他们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塑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校工都是确保学校正常运作的关键因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尊重这些词汇背后的职业和人物,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至关重要。
1.
【校】
(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学堂,学校。
【引证】
《集韵》-校,教学之宫。 、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郑国谓学为校。”-郑人游于幺校。 、 《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 、 《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组词】
校序、 校室、 校学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