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0:52
教法: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教授的方法或方式。在教育领域,它特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技巧和手段,旨在有效地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教法一词源于汉语,由“教”和“法”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教育方法相对单一,但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教法逐渐多样化,涵盖了更多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在*,教法受到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师德和学生的德行培养。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学。
教法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耐心、智慧和创新。它激发了对教育的热爱和对知识传播的尊重。
在我的学经历中,遇到过一位采用互动式教法的老师,她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将教法比喻为春风,温柔地唤醒沉睡的种子:
教法如春风,轻抚心田, 知识的种子,悄然萌芽。
教法可能让人联想到教室里老师和学生互动的场景,或者是黑板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听觉上,可能是老师清晰有力的讲解声。
在英语中,教法可以对应为“teaching method”或“pedagogy”。不同文化对教法的理解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西方教育更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教法是教育的核心,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效果,也反映了教育理念的变迁。深入理解教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教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学策略。
1.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