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2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26:01
教益:指通过教育或经验获得的益处、知识或智慧。这个词汇强调了学*和经历对个人成长和理解世界的积极影响。
教益一词源自汉语,由“教”和“益”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教”指教育或教导,“益”指好处或增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通过学*和经历获得的正面效果。
在*文化中,教益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相联系,强调通过学和道德修养来提升个人和社会的整体素质。
教益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成长、进步和智慧的积累。它鼓励人们从每一次经历中学*和成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工作坊,它不仅提供了专业知识,还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这次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教益。
诗歌:
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每一次探索都是教益的馈赠。
智慧的灯塔指引前行,
在生活的波涛中,我们成长。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学生在图书馆中专注阅读,周围是丰富的书籍和知识的氛围。 听觉联想:听到一位智者在讲述人生的哲理,声音温和而充满智慧。
在英语中,与“教益”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nlightenment”或“benefit”,它们都强调了学*和经历带来的正面效果。
教益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提醒我每一次经历都是一个学的机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成长和学*过程。
1.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2.
【益】
(会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水”已隶变。本义:“溢”的本字。水漫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水,浮于四,会意。字亦作溢。-益,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