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5:53
“光绪”是清朝的一个年号,使用时间为1875年至1908年,由清朝第十一位爱新觉罗·载湉在位期间使用。这个年号代表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特征。
在文学作品中,“光绪”常被用来指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历史**或人物。在口语中,它可能更多地被历史学者或爱好者提及,用以讨论相关历史话题。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等,这个词汇是研究清朝晚期历史的重要时间节点。
同义词:清末、晚清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对比“康熙”、“乾隆”等其他清朝年号来体现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光绪”这个年号来源于《易经》中的“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寓意光明照耀四方,统治者德行普及天下。在历史上,年号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理念和文化追求。
光绪年间,社会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痛苦过程,包括洋务的尝试、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戊戌变法的推行等。这些深刻影响了的近代史。
提到“光绪”,可能会联想到那个时代的动荡、变革和探索。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怀旧和研究兴趣;而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可能会有更深的情感联系。
在学*和研究**近代史时,我经常遇到“光绪”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创作一首关于**近代史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写: “光绪年间,风云变幻, 洋务自强,梦断甲午。 改革图新,戊戌血泪,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
提到“光绪”,可能会联想到老照片中的清朝服饰、宫廷建筑,或是历史纪录片中的旁白声音,这些都能唤起对那个时代的视觉和听觉记忆。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光绪”这样的年号词汇,但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历史时期名称来理解其在历史叙述中的作用。
“光绪”作为一个历史年号,不仅是一个时间标记,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深化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认识和感悟。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绪】
(形声。从糸(mì),者声。本义:丝的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绪,丝端也。 、 《天工开物》-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
【组词】
绪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