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38
词汇“拙疏”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拙”和“疏”。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拙疏”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起来,“拙疏”可以理解为指某人的作品或言论不仅不精巧,而且还有疏漏,或者指某人的行为或态度不够周到、不够细致。
在**传统文化中,自谦是一种美德,因此“拙疏”这样的词汇常常被用来表达谦虚的态度。在现代社会,这种词汇也常用于批评或自我批评的语境中。
在学术写作中,我曾用“拙疏”来描述自己的初稿,表示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笔下拙疏意未尽,墨痕犹待春风润。”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clumsy and careless”或“rough and inattentiv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拙疏”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用于表达自谦,也用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拙】
(形声。从手,出声。本义:笨拙,不灵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拙,不巧也。 、 《广雅》-拙,钝也。 、 《墨子·贵义》-不利于人谓之拙。 、 《书·盘庚》-予亦拙谋。 、 《离骚》-理弱而媒拙兮。 、 《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抱朴子》-每动作而受嗤,言发口而违理者,拙人也。 、 《史记·货殖列传》-拙者不足。 、 《楚辞·离骚》-理弱而媒兮,恐导言之不固。 、 唐·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 《红楼梦》-姐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作伴,也可解些烦闷。
【组词】
性拙、 拙行、 拙诚、 拙鸠、 拙薄、 拙守
2.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疏,通也。 、 《国语·周语》。注:“通也。”-疏为川谷,以导其气。 、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柳宗元《天说》-疏为川渎、沟洫、陂池。 、 《史记·河渠书赞》-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组词】
疏决、 疏漏、 疏源、 疏瀹、 疏辟、 疏涤、 疏治、 疏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