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42:30
词汇“拙昧”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拙”和“昧”。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起来,“拙昧”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思想既不灵巧也不明智,带有贬义。
在**传统文化中,“拙昧”可能与谦虚、自省的美德相联系,但在现代社会,更多地被用来批评或嘲笑某人的无知或笨拙。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的行为或言论显得特别笨拙或无知,可能会使用“拙昧”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拙昧”来描绘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如:
他的心,如夜空中的星,
拙昧而遥远,难以触及。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clumsy and ignoran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拙昧”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思想既不灵巧也不明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力度。
1.
【拙】
(形声。从手,出声。本义:笨拙,不灵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拙,不巧也。 、 《广雅》-拙,钝也。 、 《墨子·贵义》-不利于人谓之拙。 、 《书·盘庚》-予亦拙谋。 、 《离骚》-理弱而媒拙兮。 、 《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抱朴子》-每动作而受嗤,言发口而违理者,拙人也。 、 《史记·货殖列传》-拙者不足。 、 《楚辞·离骚》-理弱而媒兮,恐导言之不固。 、 唐·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 《红楼梦》-姐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作伴,也可解些烦闷。
【组词】
性拙、 拙行、 拙诚、 拙鸠、 拙薄、 拙守
2.
【昧】
(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四》-昧,冥也。 、 《书·牧誓》-时甲子昧爽。 、 《楚辞·九章·怀沙》-日昧昧其将暮。 、 《荀子·哀公》。注:“昧,闇;爽,明也。谓初晓尚暗之时。”-君昧爽而栉冠。 、 《淮南子·原道》-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 、 《后汉书·苏竟传》-虽昧必亮。 、 《战国策·赵策》-愚者昧于成事。 、 《楚辞·离骚》-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轻身而昧大义。
【组词】
昧旦、 昧然、 昧昧、 昧色、 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