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2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22:03
斩岸堙溪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砍断河岸,填平溪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的工程或改造自然的行动,强调其规模之大和改变之彻底。
在文学作品中,斩岸堙溪 可能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统治者的宏伟计划或壮举,如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或进行土地整治。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比喻任何***的改变或创新。在专业领域,如土木工程或环境科学,这个成语可能具体指代实际的工程项目。
斩岸堙溪 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形容***工程或改变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斩岸堙溪** 常常与帝王或英雄的壮举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任何***的社会变革或技术创新。
这个成语给人以宏大、壮观的联想,可能激发人们对改变和创新的积极情感。同时,也可能引起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斩岸堙溪 可能用来形容任何***的改变或创新,如个人职业规划的重大转变或家庭生活的重大调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斩岸堙溪,水流新, 改天换地,气象新。 英雄壮举,千古传, 人间奇迹,万世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巨大的工程场景,工人们正在砍断河岸,填平溪流。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增强这种宏大和壮观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ransform the landscape" 或 "reshape the environment",但这些表达没有 斩岸堙溪 那种强烈的视觉和动作感。
斩岸堙溪 是一个富有力量和动感的成语,它不仅形容了**的工程或改变,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的雄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增强描述的力度和深度,使表达更加生动和有力。
中山之国有夙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夙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
1.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2.
【岸】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hǎn,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同本义。
【引证】
《诗·卫风·氓》-淇则有岸。 、 《荀子·宥坐》-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 、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
【堙】
(形声。从土,垔(yīn)声。《说文》本作“垔”,从土,西声。本义:堵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俗作堙,作陻。-垔,塞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堙木刊。 、 《国语·周语》-堕高堙庳。 、 《国语》-夷灶堙井。
【组词】
堙圮、 堙窒、 堙绝、 堙塞
4.
【溪】
(溪本作谿)。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引证】
《说文》-嵠,山渎无所通者。 、 《墨子·亲士》-是故溪狭者速涸。 、 《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子越自石溪。 、 司马相如《上林赋》-振溪通谷,蹇产沟渎。
【组词】
溪步、 溪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