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9:29
斩斫(zhǎn zhu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刀斧等利器砍、劈。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用以描述激烈的战斗或刑罚场面。
斩斫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斩字本义为用刀砍断,斫字本义为用斧头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合并使用,形成了斩斫这个词汇,用以强调砍劈的动作。
在**古代社会,斩斫常与刑罚、战争等暴力行为相关联,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残酷性和战争的激烈程度。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更多用于文学创作,以营造特定的氛围或描述历史场景。
斩斫一词给人以暴力、血腥的联想,可能会引起恐惧、厌恶或紧张的情感反应。在文学作品中,它常用来增强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在日常生活中,斩斫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古装剧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加深对古代战争和刑罚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斩斫来描绘激烈的战斗场面:
铁马金戈斩斫声,
血染沙场夜未央。
斩斫一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刀剑相击的声音、血溅的画面,以及战斗中的呐喊声。可以通过观看历史战争电影或听古代战争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lash”或“chop”,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与斩斫有所不同。斩斫更多带有文学和历史的色彩,而“slash”和“chop”则更偏向日常用语。
斩斫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理解古代战争和刑罚的重要词汇。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斩斫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词汇。
1.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2.
【斫】
(形声。从斤,石声。斤,斧属。本义:斧刃)。
同本义。
【引证】
《墨子》-斧以金为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