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0:38
“五溪”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五条溪流。在古代文献中,它常常用来指代特定的地理区域,如《水经注》中提到的五溪,即指今天的湖南省境内的五条主要溪流。
在文学作品中,“五溪”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风光,营造一种宁静或幽深的氛围。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某个具体的地区或地点。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历史学中,“五溪”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地理或历史区域。
“五溪”一词源于古代对地理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特定地理区域的代称。在历史文献中,它的使用频率和指代范围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五溪”常常与自然美景、隐逸生活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它也可能与某些历史或人物有关,如古代文人墨客的游历之地。
“五溪”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溪水、茂密的森林和宁静的乡村生活。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曾到访过被称为“五溪”的地区,那里的自然风光确实令人心旷神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五溪”: “五溪流水潺潺,山间雾气缭绕, 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心随景动。”
想象一幅画面:五条溪流在山谷中蜿蜒流淌,水声潺潺,鸟鸣山幽,这样的场景会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五溪”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five streams”或“five rivers”可以传达相似的地理概念。
“五溪”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绘自然风光,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溪】
(溪本作谿)。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引证】
《说文》-嵠,山渎无所通者。 、 《墨子·亲士》-是故溪狭者速涸。 、 《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子越自石溪。 、 司马相如《上林赋》-振溪通谷,蹇产沟渎。
【组词】
溪步、 溪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