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7:42
“抱头鼠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双手抱着头,像老鼠一样逃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惊慌失措时逃跑的样子,通常带有贬义,暗示逃跑者既慌乱又胆小。
在文学作品中,“抱头鼠窜”常用来描绘战场上的逃兵或是在危急情况下的懦弱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在压力或困难面前选择逃避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的应急反应或心理状态。
“抱头鼠窜”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老鼠的普遍负面印象,认为老鼠是胆小、狡猾的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中国文化中,老鼠通常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因此“抱头鼠窜”这个成语也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在困难面前选择逃避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的是懦弱、无能和不负责任。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尤其是在需要勇气和决断的场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在紧急情况下选择逃避,我可能会用“抱头鼠窜”来形容他们的行为,以此表达我对这种行为的批评和不认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恐惧如影随形,他抱头鼠窜,逃离那无形的梦魇。”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双手抱着头,弯腰驼背,快速而慌乱地逃跑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急促的脚步声和慌乱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un for one's life”或“scurry away like a frightened mous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慌乱和胆小的意味。
“抱头鼠窜”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用来形容人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的懦弱行为。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也能在适当的场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吓得这些人一个个~而逃。
楚汉相争时期,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任用韩信为大将,抄了项羽的后路,破赵取齐,占据黄河下游地区,被封为齐王。蒯通积极鼓动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举出当年常山王张耳抱头鼠窜归降了汉王并出兵消灭了生死与共的好友陈余
1.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鼠】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鼠,穴虫之总名也。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 、 《汉书·五行志》-鼠小虫,性盗窃。 、 《说苑·善说》-鼠者,人之所薰也。 、 汉·贾谊《陈政事疏》-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 《三元里人民抗英》-逆夷各狐凭鼠伏。
【组词】
鼠窜而狼忙、 鼠牙雀角、 鼠盗蜂起、 鼠腹蜗肠、 鼠市、 鼠布、 鼠裘
4.
【窜】
(会意。从鼠,从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隐匿”、“逃窜”。简化为“窜”,形声,从穴,串声。本义:躲藏)。
奔逃。
【组词】
逃窜、 窜亡、 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