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3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35:23
大摇大摆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走路时身体大幅度摆动,步伐夸张,显得非常自信或傲慢。基本含义是指某人行动时显得非常自信、无所顾忌,有时带有炫耀或傲慢的意味。
大摇大摆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对人们走路姿态的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用于描述那些自信或傲慢的行为。
在文化中,大摇大摆**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贬义,因为它暗示了一种过于自信或傲慢的态度。在社会交往中,这种行为往往不被推崇。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过于自信、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人。在表达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批评那些傲慢的行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见过一个同事在公司会议上大摇大摆地走进来,显得非常自信,但这种行为并没有得到其他同事的认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大摇大摆,如风中柳, 自信满满,却不知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走路时身体大幅度摆动的样子。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如进行曲,与这种步伐相匹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wagger" 或 "strut",它们也有自信或傲慢的含义,但在使用和文化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大摇大摆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那些自信或傲慢的行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准确地描绘人物的行为和态度,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都是一气,不怕有一万个强盗,你们只管大摇大摆的走罢。
次日早晨,~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摇,动也。 、 《尔雅》-摇,作也。 、 《管子·心术》-摇者不定。 、 《庄子·则阳》-复命摇作。 、 《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 、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蒙络摇缀。 、 柳宗元《断刑论》-痒不得搔,痹不得摇。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摇头而歌。 、 清·姚鼐《登泰山记》-动摇承之。
【组词】
摇旗打鼓、 摇铃打鼓、 摇颭、 摇风、 摇摆气势、 摇席破座、 摇唇鼓舌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摆】
(形声。从手,罢声。本义:撇开;摆脱)。
同本义。
【引证】
杜甫《桥陵》-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
【组词】
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