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9:41
“沉沉”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物体沉重,感觉沉重或深沉。它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重量,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气氛或声音的深沉。
“沉沉”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沉”字重复构成,强调了沉重或深沉的意味。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沉沉”的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逐渐扩展到形容心情、气氛等方面。
在**文化中,“沉沉”常与忧郁、沉重的心情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沉重情绪的认知和表达。在某些社会背景下,如经济低迷或政治动荡时期,人们可能会更多地使用“沉沉”来形容社会氛围。
“沉沉”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压抑或忧郁。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空、沉重的负担或深沉的思考。这种词汇在表达深层次情感时非常有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段艰难时期时使用过“沉沉”,如“那段时间,我的心情沉沉的,仿佛一切都失去了色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沉沉”:
沉沉的夜,星光稀疏,
心中的忧郁,如影随形。
沉沉的梦,缠绕不去,
醒来的清晨,依旧沉重。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eavy”或“deep”,但它们的使用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例如,“heavy”更多用于形容物理重量,而“deep”则更多用于形容深度或深沉的情感。
“沉沉”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能够有效地表达沉重、深沉的情感和氛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