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0:49
“灰沉沉”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颜色或气氛的暗淡、阴沉。字面意思是指颜色呈现出灰暗的色调,或者气氛显得沉重、压抑。
“灰沉沉”由“灰”和“沉沉”两个词组成。其中,“灰”指的是一种颜色,而“沉沉”则表示沉重、压抑的感觉。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具体词源和演变过程较为模糊。
在文化中,“灰沉沉”常常与忧郁、压抑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可能与的阴雨天气和传统文化中对阴暗色调的偏好有关。
“灰沉沉”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雨天、忧郁的心情或者沉闷的环境。这种词汇在表达负面情绪或描述不愉快场景时非常有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长途旅行中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那段时间的天空总是灰沉沉的,让人感到有些沮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灰沉沉”:
灰沉沉的天空下, 雨滴轻敲着窗棂, 心中的忧郁, 如这无尽的阴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灰色调的城市街景,雨滴从天空中缓缓落下,整个画面显得沉闷而压抑。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缓慢的旋律,如爵士乐中的慢板,来增强“灰沉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loomy”或“dreary”,它们也有阴沉、压抑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对这类词汇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情感色彩是相似的。
“灰沉沉”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准确地表达出阴暗、压抑的情感和环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有助于更丰富地描绘场景和情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2.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3.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