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0:18
“沉李浮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李子沉入水中,瓜果浮在水面上。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的不同性质或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的不同。
在文学作品中,“沉李浮瓜”常用来描绘人物性格的对比,如一个人沉稳内敛,另一个人轻浮外向。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两个人在某个情境下的不同反应或表现。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心理学或社会学时,可能会用来解释个体差异。
“沉李浮瓜”这个成语的来源不详,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事物性质差异的观察和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更多地用于比喻和象征。
在**文化中,沉稳被视为一种美德,而轻浮则常常被批评。因此,“沉李浮瓜”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用来评价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在职场和正式场合。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对比和差异。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如何在多样性中找到平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过“沉李浮瓜”的情况。团队中有的人非常稳重,处理问题冷静而周到,而有的人则更加活跃和创新,两者结合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沉李静水深,浮瓜波光浅,性格各异人,共绘生活篇。”
想象一幅画面:清澈的湖水中,李子静静下沉,瓜果轻轻浮动。这样的场景可能伴随着宁静的自然声音,如水流声和鸟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上平静,但内心深处有很多想法和情感。
“沉李浮瓜”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沟通的深度和广度非常重要。
淝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恁般楼台正宜夏,却输他~。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李】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引证】
《说文》-李,李果也。 、 《诗·小雅·南山有台》-北山有李。
3.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4.
【瓜】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同本义 。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 、 《诗经集注》-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 、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
【组词】
瓜田、 瓜润、 瓜练、 瓜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