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2:14
“沉思熟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深沉地思考并经过仔细的考虑。这个词汇强调了思考的深度和考虑的周密性,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做出决定或表达意见之前,经过了长时间的深思和细致的考量。
在文学作品中,“沉思熟虑”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活动,展示其智慧和谨慎。在口语交流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赞扬某人的决策过程,或者描述自己在面对重要选择时的状态。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决策理论或认知过程。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深思熟虑”更强调思考的深度,而“三思而行”则强调行动前的反复思考。
“沉思熟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其构成词汇“沉思”和“熟虑”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意义和用法。
在**文化中,“沉思熟虑”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对决策负责和对结果深思的态度。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谨慎和深思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稳重和信任。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策,通常是可靠和有效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需要在项目决策时沉思熟虑,确保每个选择都是经过充分考虑的,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沉思熟虑的夜晚,星辰见证了我的每一个决定。”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个人独自坐在安静的房间里,灯光柔和,手中拿着笔和纸,深思着。听觉上,可能是安静的房间里偶尔传来的笔触声或翻页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onder over”或“deliberate”,它们在意义上与“沉思熟虑”相似,但文化背景和使用*惯可能有所不同。
“沉思熟虑”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准确地表达深思熟虑的状态,也提醒我在决策时要保持谨慎和周到。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像受了什么刺戟似的,梅女士忽然戴着一付沉思熟虑的面孔。
经过~,她终于答应嫁给我。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3.
【熟】
(形声。从火,孰(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礼运》。疏:“谓烹煮。”-熟治万物。 、 《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
【组词】
熟末、 熟切店、 熟水、 熟献
4.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