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5:17
沉思默虑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深沉地思考和默默地考虑。它强调的是一种深度的、内省的思考过程,通常是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
沉思默虑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文人的内省和思考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其原有的意义和用法。
在传统文化中,沉思默虑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在做出决策前需要深思熟虑。这种文化背景影响了人对待问题和决策的态度。
沉思默虑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安静、深沉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孤独的思考者以及内心的平静。它能够激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选择沉思默虑,尤其是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这种思考方式帮助我更全面地考虑问题,避免冲动行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深人静时,我沉思默虑,
星辰为伴,思绪如织。
每一缕光,都是我心中的疑问,
在寂静中,寻找答案的踪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人坐在窗前,窗外是宁静的夜空,星光点点。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钢琴曲,如肖邦的《夜曲》,来营造沉思默虑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deep contemplation" 或 "silent reflection",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深思熟虑的含义。
沉思默虑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思考过程,还提醒我在面对问题时需要保持冷静和深思熟虑。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樵子见行者沉思默虑,嗟叹不已。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3.
【默】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闭口不说话。
【引证】
《书·说命》-恭默思道。 、 《论语》-默而识之。 、 《易·系辞》-或默或语。 、 《国语·楚语》-三年默以思道。 、 《左传·昭公十五年》-我不欲战而能默。 、 白居易《移家入新宅》-默坐低双眉。
【组词】
默然不语、 默默无言
4.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